当前位置:首页 > 嵌入式 > 嵌入式硬件
[导读]语言的内存管理是语言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决定语言性能的重要因素。无论是C语言的手工管理,还是Java的垃圾回收,都成为语言最重要的特征。这里以Python语言为例子,说明一门动态类型的、面向对象的语言的内存管理方式。

语言的内存管理是语言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决定语言性能的重要因素。无论是C语言的手工管理,还是Java的垃圾回收,都成为语言最重要的特征。这里以Python语言为例子,说明一门动态类型的、面向对象的语言的内存管理方式。

对象的内存使用

赋值语句是语言最常见的功能了。但即使是最简单的赋值语句,也可以很有内涵。Python的赋值语句就很值得研究。

a = 1

整数1为一个对象。而a是一个引用。利用赋值语句,引用a指向对象1。Python是动态类型的语言(参考 动态类型 ),对象与引用分离。Python像使用“筷子”那样,通过引用来接触和翻动真正的食物——对象。

引用和对象

为了探索对象在内存的存储,我们可以求助于Python的内置函数 id() 。它用于返回对象的身份(identity)。其实,这里所谓的身份,就是该对象的 内存地址 。

a = 1

print(id(a))

print(hex(id(a)))

在我的计算机上,它们返回的是:

11246696

'0xab9c68'

分别为内存地址的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

在Python中,整数和短小的字符,Python都会缓存这些对象,以便重复使用。当我们创建多个等于1的引用时,实际上是让所有这些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

a = 1

b = 1

print(id(a))

print(id(b))

上面程序返回

11246696

11246696

可见a和b实际上是指向同一个对象的两个引用。

为了检验两个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我们可以用 is 关键字。is用于判断两个引用所指的对象是否相同。

# Truea = 1 b = 1 print(a is b) # True a = "good" b = "good" print(a is b) # False a = "very good morning" b = "very good morning" print(a is b) # False a = [] b = [] print(a is b)

上面的注释为相应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到,由于Python缓存了整数和短字符串,因此每个对象只存有一份。比如,所有整数1的引用都指向同一对象。即使使用赋值语句,也只是创造了新的引用,而不是对象本身。长的字符串和其它对象可以有多个相同的对象,可以使用赋值语句创建出新的对象。

在Python中,每个对象都有存有指向该对象的引用总数,即 引用计数 (reference count)。

我们可以使用 sys 包中的 getrefcount() ,来查看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某个引用作为参数,传递给getrefcount()时,参数实际上创建了一个临时的引用。因此,getrefcount()所得到的结果,会比期望的多1。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 a = [1, 2, 3] print(getrefcount(a)) b = a print(getrefcount(b))

由于上述原因,两个getrefcount将返回2和3,而不是期望的1和2。

对象引用对象

Python的一个容器对象(container),比如表、词典等,可以包含多个对象。实际上,容器对象中包含的并不是元素对象本身,是指向各个元素对象的引用。

我们也可以自定义一个对象,并引用其它对象:

class from_obj(object): def __init__(self, to_obj): self.to_obj = to_obj b = [1,2,3] a = from_obj(b) print(id(a.to_obj)) print(id(b))

可以看到,a引用了对象b。

对象引用对象,是Python最基本的构成方式。即使是a = 1这一赋值方式,实际上是让词典的一个键值"a"的元素引用整数对象1。该词典对象用于记录所有的全局引用。该词典引用了整数对象1。我们可以通过内置函数 globals() 来查看该词典。

当一个对象A被另一个对象B引用时,A的引用计数将增加1。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 a = [1, 2, 3] print(getrefcount(a)) b = [a, a] print(getrefcount(a))

由于对象b引用了两次a,a的引用计数增加了2。

容器对象的引用可能构成很复杂的拓扑结构。我们可以用objgraph包来绘制其引用关系,比如

x = [1, 2, 3] y = [x, dict(key1=x)] z = [y, (x, y)] import objgraph objgraph.show_refs([z], filename='ref_topo.png')

objgraph是Python的一个第三方包。安装之前需要安装xdot。

sudo apt-get install xdot sudo pip install objgraph

objgraph官网

两个对象可能相互引用,从而构成所谓的 引用环 (reference cycle)。

a = []

b = [a]

a.append(b)

即使是一个对象,只需要自己引用自己,也能构成引用环。

a = []

a.append(a)

print(getrefcount(a))

引用环会给垃圾回收机制带来很大的麻烦,我将在后面详细叙述这一点。

引用减少

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可能减少。比如,可以使用del关键字删除某个引用: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 a = [1, 2, 3] b = a print(getrefcount(b)) del a print(getrefcount(b))

del也可以用于删除容器元素中的元素,比如:

a = [1,2,3]

del a[0]

print(a)

如果某个引用指向对象A,当这个引用被重新定向到某个其他对象B时,对象A的引用计数减少: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 a = [1, 2, 3] b = a print(getrefcount(b)) a = 1 print(getrefcount(b))

垃圾回收

吃太多,总会变胖,Python也是这样。当Python中的对象越来越多,它们将占据越来越大的内存。不过你不用太担心Python的体形,它会乖巧的在适当的时候“减肥”,启动 垃圾回收 (garbage collection),将没用的对象清除。在许多语言中都有垃圾回收机制,比如Java和Ruby。尽管最终目的都是塑造苗条的提醒,但不同语言的减肥方案有很大的差异 (这一点可以对比本文和 Java内存管理与垃圾回收

)。

从基本原理上,当Python的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降为0时,说明没有任何引用指向该对象,该对象就成为要被回收的垃圾了。比如某个新建对象,它被分配给某个引用,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1。如果引用被删除,对象的引用计数为0,那么该对象就可以被垃圾回收。比如下面的表:

a = [1, 2, 3]

del a

del a后,已经没有任何引用指向之前建立的[1, 2, 3]这个表。用户不可能通过任何方式接触或者动用这个对象。这个对象如果继续待在内存里,就成了不健康的脂肪。当垃圾回收启动时,Python扫描到这个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就将它所占据的内存清空。

然而,减肥是个昂贵而费力的事情。垃圾回收时,Python不能进行其它的任务。频繁的垃圾回收将大大降低Python的工作效率。如果内存中的对象不多,就没有必要总启动垃圾回收。所以,Python只会在特定条件下, 自动启动 垃圾回收。当Python运行时,会记录其中分配对象(object allocation)和取消分配对象(object deallocation)的次数。当两者的差值高于某个 阈值 时,垃圾回收才会启动。

我们可以通过gc模块的 get_threshold() 方法,查看该阈值:

import gc

print(gc.get_threshold())

返回(700, 10, 10),后面的两个10是与分代回收相关的阈值,后面可以看到。700即是垃圾回收启动的阈值。可以通过gc中的 set_threshold() 方法重新设置。

我们也可以 手动启动 垃圾回收,即使用 gc.collect() 。

分代回收

Python同时采用了 分代 (generation)回收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基本假设是,存活时间越久的对象,越不可能在后面的程序中变成垃圾。我们的程序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对象,许多对象很快产生和消失,但也有一些对象长期被使用。出于信任和效率,对于这样一些“长寿”对象,我们相信它们的用处,所以减少在垃圾回收中扫描它们的频率。

小家伙要多检查

Python将所有的对象分为0,1,2三代。所有的新建对象都是0代对象。当某一代对象经历过垃圾回收,依然存活,那么它就被归入下一代对象。垃圾回收启动时,一定会扫描所有的0代对象。如果0代经过一定 次数 垃圾回收,那么就启动对0代和1代的扫描清理。当1代也经历了一定 次数 的垃圾回收后,那么会启动对0,1,2,即对所有对象进行扫描。

这两个次数即上面get_threshold()返回的(700, 10, 10)返回的两个10。也就是说,每10次0代垃圾回收,会配合1次1代的垃圾回收;而每10次1代的垃圾回收,才会有1次的2代垃圾回收。

同样可以用set_threshold()来调整,比如对2代对象进行更频繁的扫描。

import gc

gc.set_threshold(700, 10, 5)

孤立的引用环

引用环的存在会给上面的垃圾回收机制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引用环可能构成无法使用,但引用计数不为0的一些对象。

a = [] b = [a] a.append(b) del a del b

上面我们先创建了两个表对象,并引用对方,构成一个引用环。删除了a,b引用之后,这两个对象不可能再从程序中调用,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但是由于引用环的存在,这两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都没有降到0,不会被垃圾回收。

孤立的引用环

为了回收这样的引用环,Python复制每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可以记为gc_ref。假设,每个对象i,该计数为gc_ref_i。Python会遍历所有的对象i。对于每个对象i引用的对象j,将相应的gc_ref_j减1。

遍历后的结果

在结束遍历后,gc_ref不为0的对象,和这些对象引用的对象,以及继续更下游引用的对象,需要被保留。而其它的对象则被垃圾回收。

总结

Python作为一种动态类型的语言,其对象和引用分离。这与曾经的面向过程语言有很大的区别。为了有效的释放内存,Python内置了垃圾回收的支持。Python采取了一种相对简单的垃圾回收机制,即引用计数,并因此需要解决孤立引用环的问题。Python与其它语言既有共通性,又有特别的地方。对该内存管理机制的理解,是提高Python性能的重要一步。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上海2023年9月20日 /美通社/ -- 2023年9月19日-23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家展商,覆盖从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

关键字: 富士 存储技术 IBM 数据流

Python和Java是两种广泛应用于编程领域的高级编程语言,它们各有优劣。本文从程序设计应用、系统资源占用、高性能处理和语言特点等四方面详细介绍两种编程语言的区别。

关键字: python java 高性能处理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Java接口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关键字: java 接口 Interface

上海2022年12月16日 /美通社/ -- 近期,涅槃汽车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智能座舱数据存储技术进行解析,内容如下: 1、 智能座舱的存储越来越重要,容量越大越大。 我们都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逐步在迈向正...

关键字: 数据存储 汽车 存储技术 BSP

应该有不少小伙伴有假期打工的经历,那今天就来给公众号的读者朋友们分享一个二哥编程星球里一个球友在富士康打工 50 天的感受,相信大家看完后会深深触动的。

关键字: 物联网 java 博客

北京2022年10月11日 /美通社/ -- 在1992年出版的《雪崩》一书中,作者尼尔·史蒂芬森第一次提出Metaverse(元宇宙)这一概念;斗转星移,三十年之后,随着Roblox上市、Facebook...

关键字: 区块链 存储技术 带宽 分布式

(全球TMT2022年8月4日讯)近日,Gartner公布2022年存储和数据保护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for Storage and Data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202...

关键字: 分布式 存储技术 GARTNER 软件定义

北京2022年4月28日 /美通社/ -- 数据是元宇宙的核心要素,面对元宇宙时代的海量数据爆发,如何实现安全、可靠、高效存储?日前,浪潮信息参与第五期开放计算技术沙龙“元宇宙存储研究与实践”,与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

关键字: 区块链 云存储 数据中心 存储技术

北京, 2022年4月2日 /美通社/ -- 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支撑,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数据也...

关键字: 存储技术 AI

双方将推动分区存储技术标准化,共同致力于开发和推广硬件规范,以及软件应用模型,以建立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 深圳2022年3月30日 /美通社/ -- 三星和西部数据(Nasdaq: WDC)于今日宣布,双方已签署一份独特...

关键字: 三星 存储技术 西部数据
关闭
关闭